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核電新聞
-
離開廣西百色已有好幾天了,那些人、那些事,卻總是縈繞在眼前,讓我不得不寫下點什么。
十一月中旬的凌云縣與樂業縣,云白山青,溫暖如春,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我們一行數人乘車早出晚歸穿梭在崇山峻嶺之間,考察了解中國廣核集團在凌云、樂業兩縣的“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工作安排,看望集團選派的鄉村振興駐村干部。3天時間,我們驅車數百公里,深入大山頂端和溝壑谷底,先后進入1個對口幫扶村、4個工業幫扶項目實地考察調研,參觀了廣西脫貧致富典型平懷村和扶貧干部黃文秀英雄事跡展,所見所聞,感觸頗深。
“保護環境助民增收,是我們項目建設和運營的根本目的?!奔瘓F所屬核技術公司副總經理王西坡,從蘇州專程趕來陪同考察。無論是在百色市的農產品電子束保鮮基地,還是在樂業縣的綠色有機肥車間,或者是在樂業縣城市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輻照處理廠,他在熟練介紹各個項目技術性能、生產工藝流程和運營成果的過程中,念念不忘的都是,如何應用核技術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幫助當地村民提升農副產品產量和質量,增加工作崗位和經濟收入。
來到凌云縣下甲鎮平懷村桑果酒科研生產基地,雖然因為周末工人休息、車間做消殺處理,我們未能進入中廣核援建的生產廠房考察,但琳瑯滿目的果酒展廳讓我們目不暇接,而用桑葚制造出色香味俱全的特色紅酒,著實讓我大開眼界,驚艷不已。
全國勞模、平懷村黨支部書記郁再儉帶著我們參觀了村里的各種生活服務設施。昔日的窮山溝,而今靚樓林立,鄉村實現了城市化、園林化,村民生活富裕,笑容堆在每個人的臉上。
有人問郁書記:聽說平懷村娶媳婦要高學歷,是真的么?郁書記說:是真的。因為隨著農業經濟和加工業的發展,我們需要更多技術工人;而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要求我們要盡快提升農民的整體文化水平。就在此時,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在游樂場的歡笑聲,猶如天籟之音傳來,望著他們矯健的身影,我似乎清晰地看到了中國農村和農業現代化的未來。
“我們縣是一個有近千年州、府、縣治之地歷史的文化古城,也是世界長壽之鄉,宜居天堂……”凌云縣委常委、副縣長劉華干,對縣域城鄉的一切都如數家珍,對未來發展更是滔滔不絕:第一產業,兩葉一果一家禽;第二產業,兩酒一油一園區;第三產業,兩園一山一古城。樂業縣委常委、副縣長金萬兵,對樂業的深厚情感同樣溢于言表:樂業是自然天成的世界奇觀,享受健康美食的有機原鄉,探尋康養秘訣的長壽勝地,體驗冰涼夏日的避暑天堂。他們的言行完全顛覆了許多年來我對駐村干部只負責溝通信息、對接項目、落實資金、做好服務的定位。眼下他倆不僅負責相關對口幫扶工作,還同時分管縣里招商環保旅游甚至工業生產等多方面工作,與本地干部沒有任何差別。更重要的是,在外派僅一年左右的時間里,他們便已將縣上鄉下、壯瑤百姓的方方面面,全都捧在了自己的心坎上。如此兢兢業業,全身心撲在派遣工作上,毫無短期思想和外來干部模樣,不能不令人心生敬意,贊不絕口。
實地考察對口幫扶村,現場看望集團選派的駐村干部,是我們此行的核心任務。
汽車攀過九曲十八彎的山路,繞過陡峭的山崖,跨過深不見底的峽谷,我們來到凌云縣隴槐村。所到之處,腳下的路,全由水泥澆筑,村里路凈燈明,過去的破舊草房全都變成了磚瓦房,所經之處的山地上不是桑樹就是茶林,一派既生機盎然又靜謐祥和的景象。
在隴槐村,集團選派干部、駐村第一書記李熹和村委會主任李瓊英先是帶著我們參觀了茶山和村辦茶葉加工廠,然后來到村里新近搭建的茶葉網絡銷售直播間,細細品嘗李熹熟練沏出的紅茶??粗矍耙粋€個包裝不俗的待銷品,聽著他充滿自信地介紹生產銷售情況,品著茶甜,聞著茶香,我的心中滿是感動。
在聳立于山嶺上的村委會辦公樓的會議室,我們知道了李熹書記是舍下嬌妻和幼兒主動報名來到隴槐村的。駐村一年多來,他組織村民培育新茶種,建設茶葉加工廠并想方設法擴大銷售,同時多途徑發展集體經濟,幫助村民增收,不到兩年時間便使集體經濟收入實現翻番,全村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全縣民族和睦、經濟發展先進村。
可當我們走進會議室隔壁的作為李熹書記住處的那間小屋時,我的心不由得一震:一張簡易單人床和辦公桌占據主要空間,加上幾件衣架上的衣服和少許日用品,便是他生活的全部;一個三十出頭城里來的漢子,獨自在這大山深處的嶺上,或許白天忙這忙那時間會過得很快,可到了夜晚,面對這空山幽谷,除了聽風雨看星星,恐怕只有寂寞相伴,欲語還休了。
臨別時,有人問村委會主任:再過半年,李熹書記選派期滿該回去了,你們舍得嗎?會不會向縣里請求留下他?瞬間,村主任的眼睛里似乎閃著淚光,隨后她搖了搖頭,令人意外地用堅定的語氣說:“不會的。我們村干部都商量好了,要讓李書記回去盡快完成生二胎的任務,到時我們所有村干部集體請假去李書記家喝孩子的滿月酒!”面對此情此景,我頓時情難自已:這位年輕的駐村第一書記早已把全村的人和事,都裝進了自己的心中,而全村的人不也是早已把李書記視同家人,放在了自己的心坎上了么!
離開樂業縣前,我們專程來到百坭村參觀,那是“時代楷?!薄懊撠毠钥!薄皟炐愎伯a黨員”黃文秀戰斗過的地方。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社區服務和村委辦公樓,整潔寬敞的馬路,一排白墻黛瓦頗具民族特色的民宅;還有,那嶄新整潔的文秀小學的中央,鮮艷的五星紅旗正在迎風飄揚。
雖然提前有過溝通,但到來時仍不巧遇上電網維修暫時停電。我們堅持摸黑、打著手機電筒參觀。通過小小的展廳,我們看到了百坭村由極端貧困,走向富裕發展的歷史性巨變;看到了黃文秀由一個壯族貧困家庭成員,蛻變為將自己寶貴的生命奉獻給脫貧攻堅事業的優秀共產黨員;看到了黨和國家推動人民群眾共同富裕的偉大決心和堅實步伐;看到了戰斗在扶貧脫困一線的所有黨員干部的艱苦付出和英勇犧牲。我們為之感動,我們因之動容,我們滿懷感恩和崇敬之情。我的眼眶濕了,同行的女士哭了,年輕的隨行同事激情表示:回去后一定要向駐村干部學習,加倍努力工作,為國家富強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即使是辭別廣西多日后的今天,在書寫這些笨拙的文字的時候,我依舊心潮起伏,淚水模糊了雙眼。堅定不移地脫貧攻堅、振興鄉村,堅定不移地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中推進共同富裕,讓落后的地區和人民“一個都不落下”,真的是功在當代、德衍千古的偉大事業。我為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有這樣一個把人民群眾真正裝在自己心田的黨,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我同時十分確切而又深刻地感受到,只有那些真正把人民群眾裝在自己心田的人,才是能夠真正走進人民群眾心田的人!正如我們一路上看到的那些駐村干部的樸素身影,已經深深地鐫刻在了我的心中……
中國廣核集團外部董事 徐海和2022年11月23日于滬上